“互联网+”健康医疗大数据产生的影响
- 时间:
- 浏览:0
下面将有我来为大家聊一聊“互联网+”健康医疗大数据产生的影响的问题,希望这个问题可以为您解答您的疑问,关于“互联网+”健康医疗大数据产生的影响的问题我们就开始来说说。
文章目录列表:
“互联网+”健康医疗大数据产生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战略的不断推进,我国的医疗行业迎来了“互联网+”医疗时代。 “互联网+”是互
联网在各个领域的创新应用,以互联网为载体,以新信息技术为手段,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涵盖了医疗的健康教育、信息查询、健康档案、疾病风险评估、 咨询、远程会诊、远程医疗、疾病康复等诸多方面。医疗大数据是在医疗服务过程中产生的与临床和管理相关的数据,时序性、 性、不完整性等医疗领域独有特征。
2018 年 4 月 29 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健全基于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分级诊疗信息系统,推动各级各类医院逐步实现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检验检查结果的共享,推动大数据在不同等级医疗卫生机构间的授权访问和利用。”
目前,医疗大数据已在优化资源配置、解决信息孤岛问题、辅助决策应用等方面呈现出巨大作用。总结下来,产生如下影响:
1、提升就医体验
“就医难”是国内医疗面临的最大问题。 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就医过程,优化了就诊流程,缩减等待时间,还能有效提升患者就医体验,贯穿医疗服务的全过程,涵盖了医疗资源查找与匹配、网上挂号、 问诊、远程诊疗、医药电商、移动医疗等领域。
2、推进 医疗
医疗强调以个体化医疗为基础,包括 诊断和 治疗两个方面。 互联网环境下,医疗服务的逐步数字化将极大地促进医生与患者之间的相互了解。
3、促进医疗体系的协同
分级诊疗制度是当前卫生行政部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制的重要内容。 分级诊疗能够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 “互联网+”医疗环境下,借助互联网手段实现分级诊疗成为医改的核心。 医院的“信息孤岛” 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分级诊疗制度的推进,因此打破医疗信息孤岛是“互联网+”医疗发展的基础。
4、推动个性化医疗发展
未来将建成各种数据无缝流转,以患者为中心的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医疗健康管理服务,多个机构、多个角色可基于个体的完整健康数据实施共同管理,实现对患者的个性化治疗。
参考文献:段金宁.“互联网+”医疗环境下的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8,27(06):49-53
伴随着科技与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被应用于医疗领域,由此,医疗健康产业迎来了蓬勃发展。与此同时,相关政策的推动也为医疗行业注入新机会。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显示,到202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超8万亿,到2030年达16万亿。医疗健康产业发展的春天已经到来,由于科技赋能医疗行业,使得医疗诊断变得更加 ,因此 医疗悄然走入大众生活,成为大健康领域新风口。
医疗是一种将个人基因、环境与生活习惯差异考虑在内的疾病预防与处置的新兴方法,是以个体化医疗为基础、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快速进步以及生物信息与大数据科学的交叉应用而发展起来的新型医学概念与医疗模式。 医疗的重点不在“医疗”,而在“ ”。2016年3月,科技部召开 医学战略 会议,提出了中国 医疗计划。会议指出,到2030年前,我国将在 医疗领域投入6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支出200亿元,企业和地方财政配套400亿元。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健康意识的增强,对高端、个性化、 的健康需求日益增长,医疗消费升级将进一步促进 医疗市场扩容。
医疗与个体化医疗相比,更重视“病”的深度特征和“药”的高度 性;是在对人、病、药深度认识基础上,形成的高水平医疗技术。从不同层次上看, 医疗有着 的优势。
一、 医疗产业链
医疗的产业链条包括上游仪器设备、耗材、药物合成材料以及试剂等,中游检测服务商以及下游应用领域,目前不同环节的发展时间、技术成熟、壁垒高低等缘故成熟度略有不同,因此也呈现出不同的投资机会。
医疗产业链全景图
推广估价值现天量,创业板 来临,此版块或将决定大盘上涨新高度!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1、产业链上游:诊断仪器及试剂
诊断为 医疗的核心基础,而分子诊断是核心支撑技术。分子诊断包括多种方式,其中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相对成熟占比较高,高通量基因测序具有信息量丰富,是目前发展最快的子领域,也是是未来的方向所在。在基因测序仪这个行业上游基本处于寡头垄断状态,80%的营收被巨头所垄断——目前全球范围内的测序企业主要有Illumina、Roche、LifeTech、华大基因以及贝瑞和康等公司,其中,前三个公司占据了超99%的市场。
近几年来基因测序仪市场飞速发展,据有关数据显示:全球基因测序仪市场规模从2013年的20亿美元增长到2018年的39.0亿美元,同比增长18%。据预测,2020年,全球基因测序仪市场规模将突破50亿美元。
推广3种水果是痛风的 大克星 ,常吃促进尿酸排出,尿酸恢复正常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产业链中游:测序服务领域增长快
医疗产业链中游为测序服务和数据分析服务,该领域增长速度最快,也是国内企业的主攻方向,包括华大基因、贝瑞和康等,未来行业 凸显、集中度提升是必然趋势。近几年,基因测序的应用领域迅速拓宽,基因测序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据预测,2020年我国基因测序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47亿美元。到2024年,市场规模 将近300亿美元。
中游基因测序服务与上游相比,中游只需购买测序仪器及试剂就能提供测序服务,门槛较低,因此国内也有众多测序服务机构参与。从基因测序服务机构布局来看:目前我国基因测序服务机构主要分布在北、上、广、深、杭等城市。其中,北京基因测序服务机构数量最多,据不完全统计达到近50家。其次,上海(47家),深圳(16家),广州和杭州分别为15家。
基因测序服务机构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产业链下游:应用广阔、需求持续释放
医疗下游应用市场空间广阔,我国目前主要分为四个方向:产前筛查、肿瘤相关疾病、创新药企及个人健康管理等。其中,无创产前筛查为当下较为成熟和消费者认可程度最高的产品,且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放开,市场将有进一步的成长空间;肿瘤诊断与治疗是最具有开发潜力的应用市场,癌症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致死病因,并且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癌症在我国发病率将进一步提高,二代测序在肿瘤邻域的应用将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下游应用市场需求将持续释放。
(1)生育健康类服务:市场空间巨大
以该项检查为例,我国每年新生儿数量约1600万,按10%的市场渗透率,1500元/人次计算,市场规模约24亿元/年。
在二胎政策放开导致高龄产妇数量持续增加的前提下,预计随着技术的发展,检测成本有望下行,同时受居民健康意识提升、支付能力提升等因素的影响,渗透率提高的可能性较大,将进一步打开生育健康服务的市场空间。
(2)肿瘤持续高发,奠定市场基础
医疗技术在复杂疾病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肿瘤领域,具体细分为基础科研和临床应用,基础科研是在肿瘤致病机理的研究,临床应用主要是遗传学肿瘤基因检测、肿瘤常规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和肿瘤个体化用药指导基因检测。
我国人口众多,肿瘤患者或潜在患者数量庞大,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增300多万癌症患者,并造成约200万人死亡,成为了 上癌症死亡数最高的 。肿瘤持续高发的持续高发为基因测序在肿瘤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随着相关政策落实,市场潜力有望得到持续释放。据预测,2020年中国肿瘤药物市场规模将突破300亿美元。
(3)新药研发利器,需求逐步
基因测序在药物研发和疾病治疗的应用紧密相关,医院、药企和基因测序机构三方的紧密合作,推动了整个产业链的发展。随着基因测序分析在药物研发过程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药物研发测序服务市场也将有望得到较快的发展。目前许多药物基因组计划正在进行,如华大基因帮默克制药进行药物靶点寻找和初步应用、CRO 药明康德组建测序应用公司等,靶向药物是一大投资新方向。
综合来看, 医疗产业链呈现出 企业纵向一体化布局,如华大基因、贝瑞和康在上游和中游的布局,未来随着上市借助资本力量或进一步拓展。但是整个产业链条中仍有一些因技术升级、创新而存在的机会,如三代高通量测序仪、新型标志物诊断试剂、独立检测实验室、肿瘤应用和新药开发等领域。在经济稳中趋缓的背景下,医疗健康以及细分领域 医疗都将备受关注。
好了,今天关于““互联网+”健康医疗大数据产生的影响”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介绍对““互联网+”健康医疗大数据产生的影响”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