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纬锂能否认“供货特斯拉”,市值逼近2000亿
- 时间:
- 浏览:0
现在,我将着重为大家解答有关亿纬锂能否认“供货特斯拉”,市值逼近2000亿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关于亿纬锂能否认“供货特斯拉”,市值逼近2000亿的话题,我们开始讨论吧。
文章目录列表:
亿纬锂能否认“供货特斯拉”,市值逼近2000亿
5月16日晚间,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亿纬锂能”)公告称,公司未与特斯拉就磷酸铁锂电池做商务沟通,相关报道并无根据。
上周五(5月14日),路透社表示,特斯拉公司正在与电池制造商亿纬锂能就将其纳入其上海工厂供应链一事进行谈判,计划采购后者生产的磷酸铁锂电池,预计协议将于第三季度达成。
当日,亿纬锂能股价上涨9.75%。随后,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表示,网上热传关于EVE可能向特定公司提供LFP(磷酸铁锂)电池的新闻,没有根据。
对此,部分投资者认为,宁德时代2019年公告也称未和特斯拉接触,但现在宁德时代就是特斯拉的电池供应商。
也有投资者担心,澄清公告是否会影响股价下跌。但5月17日,亿纬锂能股价开盘跌2.53%后逐步走高,截至发稿上涨5.51%,收于101.90元/股,最新市值1925亿元。
汽车 分析师钟师对时间 财经 表示,当年宁德时代的情况并不一定适用亿纬锂能,此一时,彼一时。亿纬锂能也许是因为火候没到,如果公司下一步的产品更有竞争力,也许能进入特斯拉供应商名录。
亿纬锂能成立于2001年,董事长刘金成是电池 。公司于2009年在深圳创业板首批上市,是锂电池行业内少数同时拥有方形磷酸铁锂电池、软包三元电池、方形三元电池、BMS及电池系统开发等全面解决方案的 。
2020年11月,刘金成家族以373亿元财富位列《2020福布斯中国400富豪榜》第89名。
磷酸铁锂占比提升
据中国 汽车 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2021年4月装车量前10位电池厂商,动力电池装车量共为7.8GWh,占总装车量比为92.6%。其中,亿纬锂能排名第6位,装车量0.22GWh,占总装车量2.6%。
关于此次传闻的供应特斯拉磷酸铁锂,亿纬锂能布局较早,目前步入收获期。
早在2014年,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预判确定性高增的新能源商用车(主要是客车)电池需求,率先布局商用车铁锂电池领域。
纯电客车需求于2017、2018年爆发,亿纬锂能的磷酸铁锂电池出货量排名也随之由第八跃升至第四,市占率8.8%。同时,公司在下游深度绑定主流商用车企金龙和开沃,公司在金龙的供货比例达到30%,储能则与中国铁塔、中国移动以及沃太能源达成合作。
财报显示,2020年亿纬锂能动力电池出货量4.7GWh,同比增长71%,其中铁锂2.3GWh,三元软包2.4GWh。公司磷酸铁锂电池目前产能为6GWh,预计今年下半年将扩到20GWh,随着惠州工厂产能全部释放,2022年底产能将达到40GWh。
4月新能源 汽车 完成销量20.6万辆,已经连续10个月刷新当月 历史 新高。今年前4个月新能源 汽车 完成销量73.2万辆,渗透率超过8.3%,相较2020年数据提升了2.9个百分点。
从动力电池装车量来看,4月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受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季末冲量正常回落后环比略降,产量环比持续增长,维持行业高景气度。
1-4月,全国动力电池装车量累计31.6GWh,同比上升241.1%,其中磷酸铁锂电池累计装车量为12.6GWh,同比上升455.9%,占总装车量的39.8%,磷酸铁锂电池占比接近四成。
实际上,此前磷酸铁锂的电池装机量一直下降,直到2020年出现拐点。从2016年至2019年动力电池装机数据来看,三元电池的份额越来越高,由2016年的23%增长至2019年的62%,而磷酸铁锂电池的装机量占比由72%降至23%。但在2020年,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占比出现拐点上升,从2019年的32%上升至35%。
在《新能源 汽车 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2021年第4批)中,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的车型占新能源乘用车的比例达到了45%,在A00车型中,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的比例为78%。
川财证券一份研报称,预计未来在中低端乘用车领域,将会有更多的车型搭载磷酸铁锂电池。
甚至有观点认为,磷酸铁锂电池将冲击三元锂主导地位。不同电池技术路线下,车企电池形态需求也不尽相同,目前欧洲车企多使用LGC的三元软包,国内车企以宁德时代的方形三元/铁锂为主。
特斯拉主要使用松下的三元圆柱,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的车辆仅在中国销售,特斯拉加拿大官网上的Model 3规格页进行了一些更改,也许意味着磷酸铁锂电池车型将在不久后出海至加拿大。
早在二月,特斯拉CEO马斯克就表示将逐渐把所有续航版车型动力更换成磷酸铁锂电池。还有消息称,蔚来 汽车 将对现有70kWh三元电池包进行升级,新电池包采用磷酸铁锂电池,或超75kWh,计划今年四季度发布。
国内锂电池是两条技术路线并举。在磷酸铁锂之后,亿纬锂能紧随着布局了三元软包电池。2019年亿纬锂能与韩国动力电池三巨头之一SKI合资建厂,进一步拓展三元软包业务。目前,亿纬锂能三元电池业务发展势头良好,在2020年已进入产能释放期,软包三元电池产能已提升至9GWh。
值得一提的是,亿纬锂能自研三元软包已批量供货小鹏,且送样戴姆勒新项目。公司还借助三元软包的经验,独立研发出三元方形,并于去年7月21日获得华晨宝马定点,标志着公司技术上正式脱离SKI。
股价重回百元
除了动力电池,亿纬锂能是锂原电池 ,产品应用于ETC、智能电表、胎压监测等领域,公司2018年全球销量市场份额仅10%,全球第三;消费电池抓住了TWS、电子烟、电动工具及两轮车等风口,受益多赛道布局与前瞻投资。
因为在多元化布局的过程中多次踩中风口,亿纬锂能也被称为“风口 ”。2018年电子烟公司麦克维尔业绩爆发,使得亿纬锂能2018年第三季度实现扣非净利1.6亿元,同比增长81%,其中麦克维尔为亿纬锂能贡献0.9亿投资收益。市场预见电子烟巨大的成长空间,股价较长时间内维持向上趋势。
2019年下半年,政策驱动下ETC需求猛增,锂原电池贡献纯增量,助力亿纬锂能2019年三季度归母净利润6.6亿元,同比高增199%,股价随之抬升。
2020年上半年,TWS耳机需求爆发:亿纬锂能切入三星供应链,开始批量出货,激发股价上升。2020年下半年,新能源 汽车 下游需求旺盛,产销预期上升;思摩尔大客户悦刻美股上市,带动股价上行,总市值一路高升,跻身千亿公司行列。
1月25日,亿纬锂股价达到峰值,每股120元,随后逐步下跌。2021年3月,工信部与烟草专卖局宣布研究起草烟草专卖法的征求意见稿。政策发布次日,亿纬锂能盘中一度跌19%。
但随着业绩发布,亿纬锂能动力电池业务逐步兑现,2020年营收大幅增长93.08%,从 数值上几乎追平了消费电池,同时两个板块的产能利用率均超过96%。
业绩方面,公司自2009年以来连续11年净利润为正,CAGR高达40%。2020年,亿纬锂能实现营收81.62亿元,同比增长27.3%,归母净利润16.52亿元,同比增长8.54%,如不考虑司思摩尔国际非经常性和非现金项目计提的影响,公司归母净利润为21.91亿元,同比增加43.93%。
2021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9.58亿元,同比增加126.0%,环比增加4.8%,营收再创 历史 季度新高;归母净利润6.47亿元,同比增加156.2%。
此外,公司2018-2020年账面货币资金高达11.2亿元、21.0亿元、38.0亿元,且公司2020年产业链资金占用能力达25%,相较2017-2018年水平大幅提升,居同业高位,说明公司在产业链中的地位有所提升,具备一定话语权。
2021年,亿纬锂能定下“2025年实现3个200”战略:动力电池产能达200GWh;消费电池营收达200亿;电源系统营收达200亿。因看好亿纬锂能动力电池在二线中突围,公司股价随之震动上升,重回百元,基本已弥补电子烟政策影响。(北京时间 财经 陈世爱)
在4月份上海车展人气火爆的展馆里,呈现的是新能源与传统燃油品牌的冰火两重天,而3月份销量榜单和上海车展上展台的人气悬殊差别是完完整整的对应上了。
厂商零售端统计中,比亚迪继续着月销20万辆规模的强劲势头,实际上品牌端3月份比亚迪已经压过了南北大众在国内的合计销量。这种势头一旦确立就很难在短时间内“调头”,后面比亚迪的新车越发越多,而大众ID.系列却难有起色,尽管在燃油车领域大众的1.5T EVO II引擎目前逐渐配车,但消费者对技术追新的关注都在新能源车上,大众1.5T EVO II车型的市场反响可以说是几乎没有存在感。
一汽大众在批零两端都位列第二位,出现同比正增长更多是因为去年3月长春疫情造成的低基数。
长安和吉利继续位居零售销量排行榜的3、4位,而两大自主巨头的双双同比下降,一方面说明在3月份湖北“降价乱局”之下受到了波动,且本身在3月给出巨大折扣的基本都是合资车型,压制了自主车型销量且滋生了消费观望情绪,另一方面说明经济大环境只是出现了好转的苗头,但并未实际回暖,消费信心尚未明显恢复。
值得注意的是,奇瑞汽车在批零两端的巨大差额——批售高达115699辆,而零售仅仅为46286辆。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批零两端几倍的差额,难道是疯狂压库吗?答案未必如此——奇瑞在上海车展请了1000家国外经销商来参展算是让人醒悟了,看来奇瑞的出口生意确实风生水起,让人羡慕。
上汽大众位列3月零售第5,同比正增长得益于3月份果断跟进湖北的“37亿补贴战”,且上汽大众在终端做了大力度的宣传,尽管实际打折力度有限,但从市场反响来看还是有效果的。
特斯拉零售76663台,位列3月零售销量排行榜第6,非常猛,卖得这么好预计短期内难再有降价动力。
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分列8、9位,其中广汽丰田销量刚刚过6万辆,同比大跌31.1%,去年3月正是赛那销量爬坡风生水起之时,只一年的功夫,今年的MPV热度就轮转到了腾势D9和传祺M8上,凯美瑞和雷凌不仅销量下滑,并且终端价格也大幅下滑,让人唏嘘。
华晨宝马零售58320辆,同比劲增达36.8%,卖得这么好,又是德方75%的股比,上海车展出现“MINI冰激凌事件”也许就不足为奇了。
长城汽车、东风日产和上汽通用五菱3月零售销量都在5万辆左右,分别位列第11、13和14位,同比跌幅都在30%左右。
北京奔驰3月零售销量49530台,较去年同期增长8.7%,估计是受益于缺芯情况较去年有所缓解,以及3月份奔驰E级、C级等车型的终端促销。
具体到车型上,比亚迪秦已经把与燃油车销冠车型的销量差距越拉越开,今年2月时轩逸和朗逸合计销量4.7万辆+,3月份又是4.7万辆+,而秦的销量已经从2月的3万辆+猛增至4.3万辆+,几乎翻倍于朗逸或轩逸。其中秦PLUS DM-i 2023 版的贡献功不可没,并且从生产交付节奏看,4月份还将继续交付刚上市时的订单,所以这个月秦的市场表现依然会很强。
比亚迪海豚和AION S的销量都有一定的放大,位次也分别超过了燃油车,跻身轿车榜单2、3位。宏光MINIE 比下滑44.8%,这种五菱爆款小车但红不过2年的感觉非常像前几年的宝骏310和510。
特斯拉Model 3的2万出头销量很稳定;雅阁、速腾、卡罗拉承担着稳定燃油车品牌的重任,奥迪A6L冲得越猛,说明A4L越难,久未换代的A4L已经难以单靠降价和C级、3系竞争。
MPV榜单中腾势D9大放异彩,这次上海车展媒体还拍到了大众海外高管逛展去看腾势D9的镜头,想必一直有高端车梦想的大众内心也是五味杂陈。赛那滑回到了6000辆的规模,去年动辄加价还逼近万台时的那种强势可能一去不复返了,丰田必须要为之前对市场的不谦逊买单。
传祺M6和艾力绅的异动,没想到;极氪009能超过2000台?看来理想、小鹏要抓紧了,纯电MPV的风口要把握住。别克世纪1833台,含金量很高。
SUV零售榜单, Model Y与宋的“特斯拉/比亚迪大战”真是精彩,期待继续。元PLUS已经快爬升到3万辆规模,相当恐怖。燃油车以CS75和哈弗H6为代表,颓势明显,日渐招架不住。AION Y新增了入门版本AION Y Younger后,销量还有机会继续往上爬。
驾仕结语
整体而言,3月份厂商和新车销量榜单,将“新能源兴、燃油车颓”的趋势尽显。那些传统燃油车中的高销量车型对销量下滑几乎无还手之力。今年4月份的上海车展以“拥抱汽车行业新时代”为主题,是的,新的时代已经来了。未来若干年后回首2023,或许你会发现三年疫情后的这个春天,就是汽车从传统燃油彻底向新能源翻页的历史变盘点。
文|张局
图|乘联会及网络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驾仕派,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好了,关于“亿纬锂能否认“供货特斯拉”,市值逼近2000亿”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介绍对“亿纬锂能否认“供货特斯拉”,市值逼近2000亿”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